西安大兴医院马海:脑科医生的精准诊疗与长期陪伴
2025-10-12 06:53:21 来源:华商网
带着对神经内科的诸多好奇和疑问,记者见到了从事该学科领域二十余年的,西安大兴医院劳动北路院区,神经内科二病区主任马海。
PART.1
在“大兴节奏”中保持学习
“我2025年年初来到大兴医院,时间算不上久,但已经完全融入了大兴的节奏。”西安大兴医院劳动北路院区神经内科二病区主任马海,谈及这次职业转变给他带来的最大感受就是“一定要保持学习的状态。”
马海很谦逊地说,西安大兴医院汇聚了众多在全国享有盛誉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与优秀者同行,他时常主动反思自身的不足,学习身边同事的优长。面对压力,他保留着最纯粹的发心:“我不喜欢身处周围人都在‘躺平’和‘混’的职场。相反,适度的‘卷’有时候更激励人也充满挑战——大兴的氛围,跟我特别契合。”
采访中,一段插曲令人印象深刻。一位视频脑电监测的技术人员敲门进来,将一份病人的24小时动态脑电报告递到马海手中。在他们就报告展开病情探讨时,记者发现一个小细节,马海十分自然地对着这位年轻的技术人员说,“我要跟您请教一下……”在后续的采访中聊及这个细节时,马海十分坦然地说,“术业有专攻,我在神经内科干了很多年,在脑电监测判读方面还需要和脑功能室的技师老师们严加商讨,他们往往能发现更多的线索。”在他看来,虚心求教无关年资长幼,“只要合作的共同目的是解决病人的问题就行。”
PART.2
看见疾病背后的人
谈及神经内科的特点,马海表示,学科内疾病种类繁多,诊断过程尤其需要抽丝剥茧、层层推进的缜密思维。在他日常的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三类患者群体包括脑血管病患者、焦虑抑郁失眠人群以及眩晕症患者。“像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癫痫这类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我们的治疗目标不仅是控制症状,更是延缓疾病进展。这也意味着,神经内科医生往往需要与患者建立起长达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的信任与陪伴。”
在马海的诊疗思维中,不能以单一学科去判断病情。接收病人时至少启动“三个学科”是他的工作习惯:“保护脑功能属于神经内科,同时启动营养科保障代谢功能,还要启动康复科动态评估病人实时状态——任何一个没考虑周全,都会影响全局。”
在马海的眼中,医学既深奥,也简单。他引用《道德经》中“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句,谈及其中的哲学启示:“我理解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总是在斗争冲突,但最终要达到一个和谐状态。”
这种哲学思维也体现在他的临床理念中:尽管药物的用量通常以“标准病人”来设定,但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并不存在真正的“标准病人”,治疗原则应该是个性化地去评估,有规划地去用药。“现实中是没有所谓‘标准病人’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经济承受能力都是不一样的。要动态地敏锐地去看见‘疾病背后的人’,做好服务在我看来就是要充分地了解、沟通,和他共同去走一段艰难的路程——第一段走完了,还要为他规划下一段怎么走。”
PART.3
拥抱“人工智能”医患沟通的新桥梁
人工智能对医生的影响是多维度的,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神经内科专家,马海选择AI工具作为自己的“超级助手”,不但没有一点排斥,反而丝滑地将其运用在诊疗的过程中。
“我会在分析完病情后建议患者或家属再问问AI,譬如病情特点、手术风险、用药指导等,就算细节到不同年龄患者的用药差异,AI也提供清晰的解释。”马海补充道,如果患者手机上还没安装AI工具,他会帮着下载,示范如何使用和有效提问。
在他看来,当前主流AI工具已接入大量国内外医学文献、行业规范与诊疗指南,内容既全面又权威。医疗过程中,患者存在疑虑其实非常常见。AI工具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医患之间的“共识中介”,帮助他们拉近距离增强信任,也让沟通更高效、更顺畅。马海笑着分享说,“有位已经出院的患者有天突然发消息跟我说,豆包帮他写了一篇讲话稿,原来AI工具在生活中还能解决其他问题呀!”
PART.4
多学科协作,攻克复杂病例
神经内科不是一个孤立的学科,它与神经外科、精神心理科、康复科、老年病科、重症医学科、眼科、耳鼻喉科等都有着极其密切的合作。一个患者往往需要多学科协作(MDT)模式进行综合治疗。
有一位病人已经“追随”马海九年之久,“病人患有脑梗、心血管疾病,这次又因肺炎入院。他就认准我信任我,不管身体有什么病都只来找我。”由于该患者基础疾病复杂、病情危重,此次入院经历了病情加重的过程。马海说,“前三四天肝功都在损害,方方面面在变坏,我们压力非常大。”
关键时刻,马海迅速启动医院多学科协作机制,联合心脏、脑血管、呼吸、肾脏等多个专科为患者共同制定精准治疗方案,让病人和家属在不安中看到了希望。在“大兴人”的紧密配合下,病人终于转危为安。马海悬着的心也终于踏实一些,欣慰地分享:“从昨天起,患者情况明显好转,今天已经能喝牛奶,吃了鸡蛋和鸡腿,精神状态也恢复得不错。”
还有一位来自内蒙古的75岁女性患者,因冠心病到西安就诊时突然晕倒,诊断为急性脑梗。马海接手时状态危急,立即启动多学科会诊——呼吸科、康复科、营养科、心外科。患者家属震惊地表示这在之前的就诊经历中从未“见识”过,让本来已经接到病危通知书的一家人重新燃起了希望。
终于,在各个科室的通力合作下,患者脱离了险境。“老太太意识清醒,可以下地走路,回到内蒙古后生活可以自理。”患者的儿子惊喜地发信息给马海,“一天比一天好,完全超出预期。我妈操心她菜园子里的菜,说过几天就要去收菜了。”
谈及此次救治,马海非常感慨地说,“在大兴,从来不是哪个科室或哪位医生在孤军奋战,我们背后有一支各学科的精英组成的‘援军’。面对危重与疑难病例,我们可以调动全院,甚至外院优质医疗资源去拯救生命。”
从医二十余年,马海见证过太多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如今在大兴医院,他找到了医学与人文交融的最佳实践场。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