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疗”迎来风口多维赋能全产业链
2024-03-19 14:27:22 来源:中国经济网
英伟达GTC大会3月19日在美国开幕,预计将举办90场涉及医疗保健、生命科学的相关活动,数量超过汽车、云服务、半导体等热门赛道。业内人士认为,AI推动创新药产业加快发展,相关产业链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AI应用不断深入
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更新迭代,推动“AI+医疗”加快发展。我国“AI+医疗”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阿里、百度、腾讯等头部互联网企业均设立了医疗AI部门。百度文心一言首个应用落地医药行业,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
英伟达重视医疗领域。仅2023年,英伟达就投资了8家药物发现初创公司。
从市场空间看,招商证券认为,全球“AI+医疗”市场规模超50亿美元,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根据Global Market Insights报告,预计“AI+医疗”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将超过29%,2032年将达到700亿美元。从市场结构看,药物发现和医学影像是AI应用最重要的两个领域,合计占比超过50%。随着制药工业发展和AI技术迭代,预计2032年AI药物研发市场规模将超过205亿美元。
中国“AI+医疗”市场高速增长。专家预计,未来10年中国“AI+医疗”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将超过30%,AI医学影像和AI制药两个细分市场将增长最快。
以AI医学影像为例,中泰证券认为,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领域应用广泛,场景丰富,市场空间广阔。2025年国内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市场规模有望增至44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35%。
企业加速布局
当前,医疗科技企业与基础大模型企业积极合作,AI大模型医疗健康生态逐步建立。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微医与腾讯日前在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融合腾讯、微医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积累与应用场景,联合推出医疗大模型,聚焦“六病共管”为抓手形成专病智能产品。
2023年12月,医渡科技携手华为举办“2023医疗智能大会”。会上医渡科技自研医疗垂域大模型正式发布,同时医渡科技与华为签署深化合作协议,将联合推出智慧医疗解决方案。
业内人士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操作难度低,容易被医疗领域专业人员接受并使用。随着技术成熟度提升,AI大模型将进一步赋能医疗健康产业。
全球AI制药合作提速。今年1月,AI药物研发公司英矽智能宣布与意大利制药公司美纳里尼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Stemline Therapeutics达成一项总额超过5亿美元的授权合作。
从A股上市公司看,东华软件称,子公司东华医为自主研发了基于AI技术的电子病历内涵质控系统,系统采用自然语言处理、医学知识图谱、医疗文书实体建模等技术,能够实现对医院全病历内涵质量的全过程、系统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卫宁健康称,公司的医疗AI产品和服务现阶段主要针对医疗卫生机构用户。
产业迎发展机遇
政策加大力度支持“AI+医疗”产业发展。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提出,探索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研发领域的应用,通过对生物学数据挖掘分析、模拟计算,提升新靶点和新药物的发现效率。
中邮证券认为,“AI+医疗”可以多维赋能医药全产业链。“AI+医疗”已步入快速发展新阶段,AI在药物研发、疾病诊断及筛查、医疗影像、手术机器人等细分应用场景全面渗透,多维触达医药全产业链。
从需求端看,中邮证券称,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优质医疗资源过度集中,高级医师人才存在缺口。而AI技术能帮助快速识别病灶,提升诊疗效率及准确率,弥补医生数量缺口。同时,通过辅助诊疗等方式,可以赋能基层医疗机构,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细分应用场景相关标的值得重点关注。
民生证券认为,AI医疗包括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头部公司在基础层围绕数据、算法和算力已经构筑高壁垒,而多数科技公司在技术层完成优势领域布局,最终在应用层实现对医疗服务全领域的覆盖。从药物研发产业链看,上游的模型数据集是重要资源,云计算平台提供算力支持;中游的AI药企通常采用研发外包形式与下游合作,而IT公司通过AI模型和计算平台参与到新药发现中。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